|
2011年9月27日,上海发生追尾事故。在继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后,中国的火车头再一次来了一个亲密接触。据相关媒体报道,本次地铁事故是由于地铁信号故障所导致。于是,在网上网友们开始热议各种列车安防技术。那么,今天,笔者就来介绍一下列车上先进的安防技术,让大家了解一下在这个地下庞大的交通网内,是什么来保障列车的安全运行呢? CBTC技术 CBTC指的是基于无线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。地铁信号系统是确保列车之间安全距离的专业设备,是控制列车运行、决定运营间隔的关键。这套系统通过列车之间的无线通讯,理论上可让各列车保持1分半钟的间隔时间,当列车行驶过快超过列车之间的预警范围时,系统会自动让列车减速,避免追尾相撞。目前该系统已经在纽约、巴黎等城市应用。 那么,本次事故的原因既然是信号故障导致的,那么是什么设备的信号故障了呢? 地铁运行时,传统的监测方法是在地铁轨道旁边每隔一段距离放置检测器,对列车与列车之间的间隔位置以及列车安全状况进行监测,这种方法不光老旧,而且麻烦且难以维护。CBTC是利用无线通信,将高科技检测仪器放置在列车内部,可以连续监测列车的位置及安全状况,比如列车速度太快,与前方列车的距离太近等,CBTC会立刻发觉。CBTC与之前的技术要进步不少。此次地铁信号故障笔者预测就是检测器的信号出现了问题。 ATP技术 ATP(列车自动防护)是ATC(列车自动控制)系统的一个子系统,后者还包括ATO(列车自动驾驶)、ATS(列车自动监控)和CI(计算机联锁)等子系统。而和防止列车追尾息息相关的技术就是ATP。从传统意义上讲CBTC是实现ATC,特别是移动闭塞体制ATC系统的一系列技术手段的集合。同时,在一个基于CBTC实现的ATC系统中,也包含ATP系统。 ATP系统一般包含车载和地面两部分,车载ATP系统通过接收地面ATP系统解算的运行参数保证车辆安全运行,地面ATP通过接收车载ATP汇报的全线列车的运行参数,为它们解算运行参数并通过通信系统发送给车辆。ATP的工作原理是向轨道发射信号,跟在后面的列车接收信号并经过计算得出与前车距离。正是有了这个技术,列车才能计算出前后方列车的距离,在紧急时刻采取必要措施 | |
|
|